“国际中文教育助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论坛”暨“东北‘三省一区’孔院联盟青年中文学习者看中国”中文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 在沈阳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日期:2024-12-02]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  作者:屠爱萍   阅读:58[字体: ]

2024年11月21日,国际中文教育助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论坛暨东北三省一区孔院联盟青年中文学习者看中国中文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在沈阳师范大学顺利举行

来自天津师范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理工大学、鞍山师范学院、沈阳师范大学等十余所高校,以及黎巴嫩圣约瑟夫大学、约旦安曼TAG孔子学院两所孔子学院的60多位专家、教师与中外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会议由沈阳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研部主任屠爱萍副教授主持。

国际中文教育助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论坛以圆桌论坛形式举行。会议围绕学习体会习近平主席致2024世界中文大会的贺信搭建东北三省一区高校的国际中文教育项目交流协作平台,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两个主题展开

  

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全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曹儒教授回顾了辽宁省国际中文教育战线团结奋进的历史并介绍了成立辽宁省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会筹备工作。研究会通过开研讨会、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促进互动交流统筹合作,“中文+旅游”“中文+商务”等方式整合辽宁省国际中文教育资源

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和教育部社科项目评审专家,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寇振峰教授指出,国际中文教育的标准化建设为其长远、规范发展筑牢根基,让教学等各环节有章可循。孔子学院在其中充分发挥着桥梁作用,连通中国与世界各国,增进彼此了解与交流,有力地支持服务国际社会,为不同国家的人们搭建起学习中文、认识中国文化的优质平台。通过语言互通这一重要途径,实现文明互鉴。秉持守正创新理念,在坚守中文教育本质与优良传统的同时,大胆探索新方法、新路径,使其更具活力,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中文与中华文化,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世界在中文的纽带连接下更加紧密和谐。

中国医科大学张哲教授围绕国际中文教育交流、搭建协作平台、国际传播、区域间统筹协作发展展开思考。以医学领域区域化治疗中心为例,分析中文+”医学、工业、建筑、化工、理工等多领域统筹合作发展,探讨整合教学资源、微课、虚拟教学、中文社会教室以及智慧空间等资源的可能性聚焦中文+医学的国际传播,指出在职业技能层面如何让中医以及中西医结合的中哲文化被留学生、来华短期人员、境外旅游人员等接受思考讲好中国故事应基于怎样的体系、基础和统筹规划,进而实现国际传播的统筹协作发展。

核心期刊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副主编关英明博士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世界中文大会上的贺信鼓舞人心,推动了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东北三省一区高校的国际中文教育项目极具研究价值与意义,开展相关事业和研究需有组织、有目标,走区域化道路,形成共同体与联盟以增强影响力。关英明先以浙江师范大学和沈阳师范大学的国际中文教育为例,说明其推动整体学科地位提升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指出要明确发展目标实现分众化发展,进行区域化建设。

约旦安曼TAG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杨松芳教授总结了搭建东北三省一区高校国际中文教育项目交流协作平台的意义,指出这不仅符合东北全面振兴的国家发展战略,而且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精神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行动体现,能有效促进区域及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东北地区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较活跃,搭建平台有助于高校深入合作开展教育,为此要建立组织架构、整合资源、搭建线上平台等助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进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进程指出,需解决教师、教材、教法本土化问题,设计相应课程体系实施“中文+”战略,并且加大学术研究力度,加强中华文化核心理念与现代传播价值。

黎巴嫩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刘立教授指出,从事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肩负家国情怀,胜任传播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能力,拥有全球胜任力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能力,国际视野。搭建东北三省一区高校国际中文教育项目交流协作平台能够更加促进东北三省一孔子学院以及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要加强区域间的资源统筹和合作空间,加强高校之间的合作制定区域合作规划,明确合作目标任务分工和保障措施。指出,搭建高校国际中文教育项目交流协作平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推动国际中教育事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沈阳城市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系主任宋玥凝副教授就民办高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建议,结合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以及加强联通融合等理念,以沈阳城市学院毕业生在美国读研期间创办 “独角兽” 账号(粉丝量 2600 万、点赞量 4.4 亿)为例,指出对外文化传播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等存在的问题。强调创作团队要融入时代心理特征,开展跨年龄、跨国合作,让创作内容契合外国学习者心理并融入中国思想观念。

    沈阳化工大学刘占宇老师介绍沈阳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今年与乌兹别克斯坦工业园成立学中心,旨在培养更多的乌兹别克斯坦青年服务于中资企业,打造乌兹别克斯坦的中+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中乌经贸文化交流贡献力量指出,国际中文教育是加强国际交流的有力工具,能够增进各国人民相互理解与友好往来,促进中外的民心相通。

沈阳工业大学李华钰副院长指出,一是要通过科技赋能国际中文传播,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数字资源二是要加强孔子学院建设三是对接服务需求,发挥优势学科,建设教学资源,教材资源。

    沈阳建筑大学国际学院安玉香副院长从学生的疑问出发,解读中国如何做到高度的开放与传统的坚持相统一,并对东北三省一区的国际中文教育协同发展提出建议。指出,中文教育和学习过程中既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也要坚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纳其他优秀的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学互鉴。同时,东北地区院校要加强交流合作,通过把地区文化串成“线”加强学生的文化体验。

    沈阳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赵一凡副教授就项目申报问题提出反思。沈阳理工大学自2019年先后申报教育部中外合作教育中心的汉语桥项目国际中在线项目重点创新项目,协作机制项目等,项目的执行加强了学校海外的合作院校孔子学院资源建设与教学交流。同时,她指出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项目申报过程中的瓶希望建国际中文教育协作机制发挥各校优势特色,通过线上讨论经验分享等形式形成互补,协同发展

沈阳师范大学张玥老师着眼于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总结现状,展望未来。指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实行本硕联合培养,通过实习听课交流等模式寻找国际传播的实际问题,以问题导向进行科研并加强学生论文指导,进而反哺实践。任务驱动实现了人才培养的有效性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同时提高国际传播能力。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董萃教授交流了作为一个有着40多年教龄,在国际中文教育一线30多年的老教师的深刻感触,表达了看到辽宁省成立的中文联盟发挥省内各个学校的优势,把辽宁省国际中文教育推到新高度的兴奋之情。她回溯了东北国际中文教育从伊始到壮大的历程,并对国际中文教育建设发挥引领作用的领导老师表示感谢,对未来美好愿景进行了展望。

辽宁师范大学周正红副教授尤其关注国际中文教育纳入海外国际教育体系以及国际传播的现状。她通过调研发现辽宁地域的留学生对当地的政治、经济、语言、名人等文化了解甚少,整体了解存在不平衡、深度不够的情况,且辽宁地域文化相关教材和科普书籍很少。指出,应思考如何有效地将辽宁地域文化乃至东北文化传播出去。

鞍山师范学院张海燕教授指出,留学生潜移默化发生变化,这体现出汉文化传播能力的强大,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汉语的过程里获得了文化自信,也愿意主动去传播文化。鞍山师范学院设有“一带一路”线上线下互动的国际文化交流课程、体验实践课,留学生还通过用中国眼、讲中国故事等方式制作播客、短视频分享给本国的同学和老师,这对鞍山师范学院扩大影响力有很大帮助。

         中国医科大学的博士生阿尔法和本科生任星河重点分享了他们对“习近平主席致2024世界中文大会的贺信”的学习体会,表达了自己对汉语,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希望能够助推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东北‘三省一区’孔院联盟青年中文学习者看中国”中文短视频大赛的获奖来华留学生,以及来自沈阳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本科生们,也从“国际视野、家国情怀”“中文+”“教学实践”等角度交流了自己的感受与启发。

        沈阳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张伟研究员在总结发言中表达了对参会领导老师以及同学们感谢强调当下全国都在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出台未来5年教育规划,呼吁思考在教育强国、数字战略背景下该如何开展工作,如何进行科研。指出,可借鉴辽宁省体育学科项目开展中各学校牵头、资源共享的做法。建议编辑一本辽宁概况教材,从外国同学视角出发,考虑数字化、多语种形式,纸质与电子兼顾等。作为国际中文教育传播重要平台的孔子学院体现合作、奉献、创新、仁爱精神。此外,张伟鼓励校校合作、中外学生参与线上资源开发利用,强调质量观念关键教师理念、方法、手段与时俱进的重要性,教师示范作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性

        活动最后,曹儒、寇振锋、张哲、关英明、董萃为东北三省一区孔院联盟青年中文学习者看中国中文短视频大赛获奖选手和优秀指导教师颁奖

最新添加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