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援外
  • 2018年俄语国家大学校长研修班讲座: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与应对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作者:李晓一发布时间:2018-07-20 浏览次数:176


    讲座现场

    719日下午,由商务部主办,沈阳师范大学承办的援外培训项目“2018年俄语国家大学校长研修班讲座: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与应对”在我校国际教育学院三楼多功能厅举行。北京大学施晓光教授担当主讲人。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克兰等七个国家的33位学员及部分授课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李艳辉老师翻译。

    施晓光教授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是衡量一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是提高一国高等教育质量、国家创新能力和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新战略和新举措,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自现代大学的前身中世纪大学建立之后,国际化就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正是各国高等教育不断的彼此接触、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才形成了世界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从各国教育国际化实践来看,教育国际化最早始于各国高等教育之间,并由此扩展到中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一种全球趋势,则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通讯、信息和交通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各国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而形成的结果,西方国家在这一进程中始终走在前列。在当代,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均通过加强国际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来吸引人才和资金项目,推动提高本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国家创新力和文化影响力,力争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从当前全球高等教育发展来看,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发展战略,即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后发国家,如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这两类国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西方国家由于高等教育质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了人才虹吸效应,所以吸引了大批优秀的国际学生和学者到这些国家学习、工作和研究,国际化处于较高的水平,目前主要采取的是国际教育贸易发展战略。经济后发国家,如中国等,随着经济的崛起,政府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提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并大力实施,开始与西方国家大学争夺师资和学生。

    多元化招收国际学生。我国大学应该放宽视野,主动到世界各地推销自己,吸引世界范围的学生到中国留学。同时,在当今教育全球化时代,我们应提高咨询与服务的国际化水平,为教师和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服务性支持,促成、发展和保持不同层面的国际合作。

    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国际化。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是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手段,是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直接体现,也是评估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性指标。我国大学应开展全球性的研究和学习,在课程中渗入多元文化要素、提供全球视野的国际性学习资料以及在考核中的多样化评价方式等来实现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国际化。

    现场

    合影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