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来华留学生教学工作始于1985年,作为孔子学院总部外派汉语师资岗前培训入围单位、HSK考点、孔子学院奖学金推荐机构和中国政府及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接受培养单位,已经初步形成从非学历(语言生、普通进修生)到学历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和自费生、公费生(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孔子学院奖学金生、校际交流互勉生)等多类别并存、相对完整培养体系。在2016年全省专业综合评价中,我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排名第一,同时被评为辽宁省“百强专业”,辽宁省一流专业。

在学历教育中,学校77个本科专业、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均对国际学生开放。目前,已有14个本科专业、24个硕士研究生专业正在培养国际学生。各专业均制定了符合国际学生特点的完整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培养方案科学、合理,专业课学时、学业难度、评价标准不低于中国学生标准。

在非学历教育中,我校文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二级学院均开展非学历教育,学生类别主要有普通进修生、语言生、短期研修生。语言生规模较大,具有完整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短期研修生规模大、层次多、级别高。规模大,每年有五六百人左右;层次多,有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还有校长、处长等等;级别高,参加研修的学员有教师、校长、副校长、处长、教授等。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汉语、中国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研讨和中国文化体验等诸多方面。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冬夏令营、商务部援外培训俄语国家大学校长研修班和发展中国家本土汉语教师研修班等已连续举办多期,具有广泛的影响并赢得良好的声誉。每个短期班均有独立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安排有专门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

目前,我校长期汉语生有初级(初A、初B、初级C)、中级(中A、中B、中C)、高级(高A、高B)等三个层次N个教学班。核心课程包括:高级汉语综合、高级汉语精读、高级汉语口语、高级汉语听力、;中级汉语综合、中级汉语精读、中级汉语口语、中级汉语听力;初级汉语综合、初级汉语口语、初级汉语听力等必修课程。辅助课程包括:中国概况、中国人文地理、中国民俗、中国书法、当代中国经济、剪纸、民乐、京剧、中国武术、茶艺、中国饮食与健康等,此外还开设HSK辅导、非物质文化遗产讲习等课程。

短期研修是我校来华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突出文化,强化听说”的短期研修生课程体系。我校的短期汉语进修(时间为2-6周)项目。由于时间较短,我校把文化传承与游学作为重点,多开设京剧、茶艺、传统武术、民乐、剪纸等讲座,多安排观光游览、调研考察等活动,让学员在游学中感知中国、了解中国、准确认识中国。在汉语教学方面主要开设听说课程,在听说教学中辅以词汇和语法教学。汉语与文化课程安排比例一般为:5:5。

汉语言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安排合理,独具特色。

国际教育学院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开设汉语言和汉语国际教育两个专业,始终坚持“语言与文化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一体化、以赛带学、以赛促学、中外互动、本硕沟通”的专业特色,将中国国学、中国国情(概况)、民俗、文化等专题列入必修或选修课程体系中,培养留学生的“知华、友华、亲华”情感,通过“语言能力、人文素养、涉外技能、涉外创新实践”四个专业模块,形成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涉外职业素养等内容的“语言+文化+技能”的课程体系。坚持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以语言类学科为主,突出汉语教学优势,实现多学科综合协调发展。

(1)在课程设置与规划上以“语言+文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结合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共计开设课程84门,其中必修课程50门、选修课程28门、综合实践课程6门。必修和选修课程主要包括:初级汉语综合、初级汉语听力、初级汉语口语、初级汉语读写、中级汉语综合、中级汉语听力、中级汉语口语、中级汉语阅读、中级汉语写作、高级汉语综合、高级汉语口语、现代汉语-语音、现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修辞、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旅游汉语、听歌学汉语、看影视学汉语,中国概况、中国当代热门话题、中国人文地理、汉语正音、中国民俗、中华才艺、HSK相关课程等。在课程设置上,注重语言技能培养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

(2)结合专业特点和留学生具体情况,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学术讲座、社会调研、语言文化实践、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等综合实践课程体系,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组织留学生多听学术报告,参加社会调研、实践并提交考察报告,进行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

(3)根据学生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学院每年对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性进行评估并进行适当地调整。通过培养方案的调整,使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执行更为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