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下午,我校“2025年赴俄罗斯特维尔国立大学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及研修交流行前教育暨专题培训会”在国际教育学院105会议室顺利召开。国际交流合作处、教育科学学院以及2025年赴俄罗斯特维尔国立大学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及研修交流的1名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和教育学博士联合培养项目的6名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培训会。会议由国际交流合作处项目专员张景涛主持。
会上,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王蕊教授首先介绍了学校的总体国际化办学思路以及国际合作现状。她表示,近年来,沈阳师范大学在各领域都取得了十分亮眼的成绩,尤其是与俄语国家交流合作方面成绩斐然。她希望,此次参加学术交流研讨和研修的同学们能够牢固树立“外事无小事”工作理念,谨记“博学厚德,尚美健行”的校训精神,利用此次赴国外学术交流的机会,努力拓展自己的国际视野,培养积极的国际交流态度,做“讲好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交流使者。同时,就境外安全知识、行前准备、海外交流注意事项、海外交流常见问题以及俄罗斯的涉外政策方针、交际礼仪及领保安全信息等内容做了详细介绍并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给予详细解答。
此次赴俄罗斯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朴雪涛结合自身丰富的国际学术经验,为博士们提供了针对性极强的学术指导。他强调,学术研究的核心在于创新,而创新的起点是“找准真问题”。博士们应聚焦教育公平、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等前沿领域,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和学术会议交流,挖掘中俄教育比较研究的独特视角。针对论文撰写,他提出三点建议:文献综述需系统梳理前人成果并明确研究空白;论证过程需以严谨的逻辑和实证数据为支撑;投稿时应精准匹配期刊定位,并积极回应审稿意见以提升发表成功率。此外,他特别提醒博士们在国际研讨会上要“以简驭繁”,通过精简报告内容、突出研究亮点,并借助图表等可视化工具跨越语言障碍,展现学术研究的核心价值。
此次培训是我校博士研究生及导师学术团组赴俄开展学术交流临行前的重要环节。作为沈阳师范大学深化国际教育合作的关键举措,活动旨在通过系统性指导,帮助博士研究生们提前熟悉俄罗斯的学术环境与文化习俗,确保其在学术交流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提升学术成果转化效率,同时展现中国青年学者的风采,推动学校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持续提升。
据悉,沈阳师范大学与特维尔国立大学自2022年建立合作以来,已在联合培养、科研攻关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此次博士团将参与“全球教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并开展为期两周的驻校研究。未来两校计划共建中俄教育大数据研究中心,聚焦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等新兴领域,为两国教育合作注入新动能。
此次行前培训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博士研究生的国际交流筑牢根基,更彰显了沈阳师范大学各学院全面推进教育国际化的战略决心。随着中俄教育合作不断深化,这批兼具学术素养与国际视野的青年学者,必将成为连接两国教育创新的重要纽带,为构建人类教育共同体贡献智慧。
一审一校:张景涛
二审二校:王蕊
三审三校:孙福广
摄影:张景涛、聂松阳